分布式光伏實現自主柔性控制
8月22日,天氣晴好。莊里西村臺區接入的光伏板正全力發電。在融合終端的控制下,該臺區已連續穩定運行14天,標志著山東棗莊供電公司首次成功實現臺區分布式光伏就地自主柔性調節控制。
莊里西村臺區位于山東滕州市姜屯鎮,臺區變壓器容量400千伏安,接帶分布式光伏客戶22戶,額定上網容量525千瓦,額定上網容量與變壓器容量比為131.25%,采用全額上網的方式并網發電,因反向功率過大,最大負載率達到110%。
“如無法有效控制光伏接入大電網,將造成變壓器過載、低壓開關燒毀等問題,影響客戶可靠用電。”棗莊供電公司運檢部主任張建華說。他表示,常規分臺區、配變增容等方式雖能解決容量受限問題,但投資大、建設周期長、收效低。為此,棗莊供電公司嘗試通過臺區智能融合終端與光伏逆變器建立通信,并進行柔性控制。當臺區重載時,臺區融合終端對光伏逆變器下達降低功率指令,在臺區發電功率低時,對光伏逆變器下達上浮功率指令,將光伏反向功率控制在預設目標范圍內。
從2011年年底山東省首個荒山光伏發電站10兆瓦山東億兆能源光伏發電項目落戶棗莊以來,光伏發電項目在這片土地上飛速發展。如今,棗莊煤礦塌陷地、荒山和居民屋頂和辦公樓頂已蝶變為一片片動力高地。截至目前,棗莊分布式光伏發電5.42萬戶、容量138.17萬千瓦,并網項目數量和容量位居山東省各地市之首。但76座變電站、122臺主變、74條配電線路、6763臺配電變壓器出現長期光伏反送問題,嚴重影響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分布式光伏如何有序接入大電網成為亟待解決的現實課題。
分布式光伏臺區自主柔性調節控制是山東配電能源互聯網新高地建設任務之一,也是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在實現分布式光伏“可觀、可測、可控”后又一次對“可調”技術實現創新突破。
在莊里西村臺區分布式光伏就地自主柔性調節控制試點工作中,面對22戶光伏逆變器型號多達8種、通信協議及接口不一的實際困難,棗莊供電公司通過開發統一的規約轉換器,實現了對存量市場80%以上光伏廠家型號逆變器的接入。
“我們將結合分布式光伏建設,進一步優化臺區自主柔性調節控制算法,將低壓分布式光伏可調納入并網接入協議,從源頭上解決分布式光伏無序接入問題。”張建華表示,棗莊供電公司將在保障大電網安全可靠運行的情況下,最大限度保障分布式光伏客戶安全用電、足額發電。